1. <p id="sezxw"><strong id="sezxw"><small id="sezxw"></small></strong></p>
        <table id="sezxw"></table>

        展開

        花椒苗木生產椒芽的技術探析

        發布時間:2018-11-16   |  所屬分類:作物生產:論文發表  |  瀏覽:  |  加入收藏

          花椒為蕓香科(Rutaceae)花椒屬(Zanthoxy-lum L.)植物,是我國傳統的食品調味原料及油料樹種;ń方^大部分作為干鮮調料,少部分開發生產花椒油、花椒粉等產品;ń费亢械鞍踪|、脂肪、氨基酸、纖維素、鈣、磷、鐵等礦物質元素[1],在北京、陜西韓城、山西等地作為高檔蔬菜;也可用作脫水蔬菜;以花椒芽為主要原料開發的花椒芽菜辣醬鮮辣可口、麻香濃郁,市場前景廣闊;ń费棵绮耸腔ń贩N子播種生長或花椒苗木產生的花椒幼苗、嫩枝、芽及葉梢[2].由于花椒籽種皮厚,發芽需低溫處理,發芽不整齊,芽苗較纖細,口感略差,該文僅對花椒苗木生產椒芽的技術進行總結。

        農業與技術

          《農業與技術》雜志創刊于1980年,由中國科技期刊編輯學會、吉林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主辦,農業與技術雜志社編輯出版的國家級農業綜合性刊物。本刊國內統一刊號:CN22-1159/S,國際標準刊號:ISSN 1671-962X,廣告經營許可證:吉工商廣字01028。復合影響因子:0.240,綜合影響因子:0.122。

          1 品種選擇

          選擇適應當地環境條件,抗逆性強、萌芽率高、風味濃郁、適口性好的無刺或少刺的品種或品系,如大紅袍、大花椒、朝倉山椒、花山椒、秋椒等。

          2 椒芽生產

          2.1 露地栽培生產

          2.1.1 椒園建立

          花椒屬喜光樹種,一般在年日照時數不少于1800h,生長期日照時數不少于 1200h,年均溫10~14℃的地區栽培花椒。選擇地勢平坦、背風向陽、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土層厚 80cm 以上肥沃的砂壤土或中壤土,pH 值 6.5~8.0,未繁育過苗木或 2a 內無重茬的地塊。

          2.1.2 整地

          最好在花椒栽植前半年或一年整地。在立地條件好的地方可隨整地隨栽植。在平地建園時,可全園整地,深翻 30~50cm,深翻前施足基肥,每公頃施有機肥 60~75t,三元復合肥 30kg.

          2.1.3 栽植

          (1)栽植時期。春季或秋季落葉后均可栽植。

          在寒冷的地區,冬季應注意防寒。

          (2)苗木準備。選擇生長健壯、主側根完整,須根較多,苗高 60cm 以上,根頸粗度 0.5cm 以上的 1~2a 生苗木。

          (3)栽植密度。以采摘椒芽為目的的椒園,適當合理密植。株行距為 15cm×20cm,每公頃栽植30 萬株左右。為方便采摘椒芽,部分花椒苗木行距可適當加寬。

          2.1.4 肥水管理

          土壤追肥多次進行。椒芽采收后結合灌水施尿素 225kg/hm2,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溶液。夏季,可通過噴水方式使空氣濕度保持在 75%~85%.

          2.1.5 光照

          夏季光照強,溫度高,不利于花椒芽生長。晴天上午 10 時至下午 15 時用 50%的遮陽網進行遮蔭。

          2.1.6 采摘

          幼芽長至 9~12cm 時采摘,此時嫩芽可溶性蛋白質、可溶性總糖、胡蘿卜素、氨基酸、維生素B、維生素 D 含量較高[3].先采收主枝頂部的嫩芽,以利于枝干下部的芽萌發。每次采摘時留 2~3 片復葉,以輔養樹體,每次每枝可采 4~6 個嫩芽。應根據椒芽的生長情況分期、分批及時采摘,一般20~25d 采收 1 次。

          2.1.7 中耕除草

          及時除去椒園雜草。除草時避免傷及樹根,離樹根近的草可用手拔掉。

          2.1.8 整形修剪

          在合理密植的基礎上,要保持充足的光照。

          秋季落葉后根據花椒生長情況,疏除過密的、細弱的枝條,每公頃留健壯的主枝 120~150 萬個。

          2.2 溫室栽培生產

          2.2.1 整地

          一般不施基肥,將土壤深翻 25~30cm,整平后做作南北方向的畦,相鄰兩畦之間留寬 40~50cm 作業道,方便椒芽采摘。

          2.2.2 苗木準備

          花椒苗木全部落葉后即可起苗。起苗前 7d澆透水,起苗時盡量保持根系完整。不能立即栽植的苗木應及時假植。

          2.2.3 栽植

          (1)栽植時期。在露地栽培條件下,落葉樹種解除自然休眠大多在 12 月至次年 1 月,之后因熱量不足處于被迫休眠狀態[4].在石家莊地區,山椒 12 月中下旬于溫室栽植[5].

          (2)栽植密度。苗木株行距為 5cm×20cm,每公頃栽植苗木 90 萬株左右。

          2.2.4 定植

          溫室南邊栽較低的苗木,北邊栽較高的苗,以利光照。苗木埋土深度為根頸原土痕處,栽后澆透水。對枝條進行輕短截或短截,促進芽體萌發。

          2.2.5 栽培管理

          (1)溫濕度管理。栽植初期逐漸提高室內溫度和空氣相對濕度,10~15d 后白天溫度保持在 20~28℃,夜間 15~20℃,空氣相對濕度 60%~80%.

          (2)水肥管理。及時灌水,保持土壤濕潤。為確保苗木營養,每次采摘椒芽后葉面噴施 0.3%尿素和 0.5%的磷酸二氫鉀混合液。

          (3)光照。晴天,上午 11 時至下午 14 時用70%的遮陽網進行遮蔭。其它時間充分利用光照,利于芽體快速生長。

          2.2.6 椒芽采摘

          椒芽采摘的標準與方法同 2.1.6.采收期可延續到翌年 5 月。

          3 主要病蟲害防治

          3.1 花椒銹病

          花椒銹病是花椒葉部重要病害之一。發病初期,在葉子正面出現直徑 2~3mm 水漬狀褪綠斑,與其相對的葉背出現橘褐皰狀物。發病初期噴15%的粉銹寧可濕性粉劑 1000 倍液防治。發病盛期每 15d 噴 1 次 1∶2∶200 倍波爾多液或 0.1~0.2波美度石硫合劑。

          3.2 落葉病

          主要危害葉片、葉脈和葉柄,其次是嫩梢,使椒葉枯死脫落。噴 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 300~500 倍液或 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300~500倍液防治。

          3.3 蚜蟲

          蚜蟲主要吸食葉片及嫩梢的汁液,使被害葉片向背面卷縮,畸形生長,嚴重影響花椒芽菜產量與品質。采用黃色粘蟲板誘殺蚜蟲或投放七星瓢蟲,蟲蚜比為 1∶200;噴施 50%抗蚜威2000 ~3000 倍 液 或 10% 吡 蟲 啉 可 濕 性 粉 劑1000~2000 倍液。

          3.4 山楂紅蜘蛛

          山楂紅蜘蛛主要危害幼芽。在芽體膨大時,向樹體和主干基部周圍土壤噴 5 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在蟲口密度大時,噴三氯殺螨醇 800~1000倍液或螨死凈 2000 倍液。

          參 考 文 獻

          [1]彭惠蓉,陳訓;ń酚啄矍o葉營養成分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32):15789-15791.

          [2]周廣闊,曹軒峰,王永平,等。鳳縣花椒芽苗菜無公害生產初探[J].陜西農業科學,2013,(3):155-156.

          [3]潘虎林。不同生長期對花椒芽品質的影響[J].農業科技通訊,2014,(6):114-115.

          [4]沈元月,郭家選,祝君,等。早熟桃品種需冷量和需熱量的研究初報[J].中國果樹,1999,(2):20-21.

          [5]畢君。山椒栽培機理及關鍵技術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09.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calzaturescalabrini.com/zuowushengchanlw/19753.html


          上一篇:栽培玉米的新技術與病蟲害治理
          下一篇:農作物高產的栽培技術

          热久久视久久精品2019_暖暖直播视频在线观看_日本A级按摩片A黄视频_美囯一级黄色片.
              1. <p id="sezxw"><strong id="sezxw"><small id="sezxw"></small></strong></p>
                <table id="sezxw"></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