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 id="sezxw"><strong id="sezxw"><small id="sezxw"></small></strong></p>
        <table id="sezxw"></table>

        展開

        翻轉課堂在醫學實驗診斷學教學中應用

        發布時間:2022-05-05   |  所屬分類:醫學校驗:論文發表  |  瀏覽:  |  加入收藏

              目的文章對“翻轉課堂”與“案例教學法”的有效結合進行探討,針對醫學實驗診斷學教學現狀提出一個自主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方法在北京中醫藥大學3種不同班型的2個年級間進行對照教學,通過形成性評價評估教學效果。結果學生成績在不同教學方法授課的2個年級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翻轉課堂和案例教學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和促進學生充分地發揮潛能,培養學生臨床思維,為學生進入臨床奠定基礎。

        翻轉課堂在醫學實驗診斷學教學中應用

          關鍵詞:翻轉課堂;案例教學;醫學實驗診斷學;醫學教育;教學模式;教育方法改革

          醫學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醫學實驗診斷學是涉及各種專業學科的一門邊緣學科,也是一門由基礎醫學向臨床醫學過渡的橋梁學科,是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1]。醫學生作為日后醫院臨床治療工作中的最重要培養人員,在對醫學生進行教育時,不僅需要注重對其基礎知識的教學,同時需要加強對其操作技能的培訓,這就對教學模式提出了更多的需求[2]。目前,我國醫學類高等院校所采取的實驗診斷學專業教學模式明顯滯后,實驗診斷學教育模式受到了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在教學模式上急需進行改革。營造一個創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形成以學生為主體、通過知識積累和大量實踐達到人才培養目的的教學體制,才能更好地適應21世紀高等教育的發展要求。本次研究將翻轉課堂和案例教學法有效結合進行研究以探討更加適用于醫學實驗診斷學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FlippingClassroom)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是一種很有前景的教學方法[3],是近年來教學方法改革和討論的熱點,是指翻轉課堂內外的學習內容,重新構建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后在課堂上解決關鍵問題的方法。隨著互聯網教育的不斷應用,高等醫學教育也面臨巨大的挑戰,翻轉課堂逐漸在醫學教育中普及,CHEN等[4]研究結果提示,學生對翻轉課程感到滿意,認為該教學模式具有靈活性、容易獲取資源,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5]。翻轉課堂起源于美國,起初是為了解決學生不能到校學習的問題,卻在實踐探索過程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引起了教育界的矚目。翻轉課堂模式是教育方法改革的一個方向,與混合式學習、探究性學習在方法和意義上有部分重疊,主旨讓學生的參與度更強,增加學生與教師間的互動,使學生能夠真正實現個性化、自主化學習,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改革與補充[6]。案例教學(Case-basedTeaching)起源于20世紀初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最先在醫學領域應用。案例教學法是一種結合理論與實踐重要的教學方法,突出了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思想,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中分析臨床案例和檢驗報告,讓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相結合,通過知識轉化掌握對檢驗項目的選擇和檢驗報告的分析。在實驗診斷學的教學中,常規教學模式僅是灌輸式教學,教師只是對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對實驗操作各方面能力的鍛煉和培養重視度較低,學生們對此種教學模式下的課程缺乏積極性和興趣,故而導致教學效果欠佳[7]。因此,開展案例教學法不僅可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學生交流與合作能力的提升,這為學生今后步入臨床實踐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8]。通過多年案例教學的實踐發現學生接受效果良好,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培養學生的辨證思維能力。在翻轉課堂的理論基礎上使用案例教學,使其作為課堂內知識轉化的有效手段,可以解決翻轉課堂實施中課堂設計的難點問題;而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也解決了案例教學法目前教時不足的困難。因此,本次對教學方法的研究,是基于構建結合的原理,將此前已有成功案例的翻轉課堂和案例教學相結合,建立與之相匹配的學習方法,以期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在北京中醫藥東方醫院就讀的2015和2016年級的3個班級(五年制班、卓越班、雙學位班)的25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實驗組為2016年級135名學生;對照組為2015年級115名學生。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使用傳統課堂授課模式。實驗組,先使用線上手段發布MOOC,每次課前3~5d預先發布自學PPT或慕課視頻,課件及視頻中對于重點內容有明確的標示和提示。自學后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授課時間內首先對已經預先布置的自學內容進行總結歸納,突出知識重點與難點,設置疑問引導學生對自學內容進行回憶,結合案例教學讓學生進行案例討論夯實所學知識。

          1.3評價指標

          在授課后通過微信問卷星在線測評進行形成性評價,統計測試分值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處理。計量資料以(x±s)描述,比較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學生成績分布比較。成績低于80分的共10人,均為對照組;實驗組滿分人數明顯多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2組學生成績比較。實驗組平均分數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教學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見表2。

          3討論

          翻轉課堂的成功在于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需要深刻理解其中的教育本質,明確怎樣的教和學才能帶來良好的效果,避免形式上的翻轉課堂,必須要結合中國國情加以研究和改進[9]。近年來,對于翻轉課堂的研究[10],大部分學者肯定了翻轉課堂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相對于一般的導學形式先學后教更加生動活潑。而大多學者將翻轉課堂的實施重點和難點放在課前制作課件或視頻文件上,筆者所在教研室對于慕課和精品課程的錄制已有豐富經驗,實踐證明此部分易于實施并且收效良好,并不是翻轉課堂的難點所在。實際上,翻轉課堂的本質是增加學生和教師的互動和個性化溝通,因此對于翻轉課堂的實踐,課堂內使知識內化和更加容易被學生接受的過程設計才是翻轉課堂實施的真正難點,因此如何保證課內更高效地交流從而深化認知、解決更深層次的問題是翻轉課堂需要解決的問題[11]。本次研究實施過程中,每次課前3~5d預先發布自學PPT或慕課視頻,課件及視頻中對于重點內容有明確的標示和提示。授課時間內首先對已經預先布置的自學內容進行總結歸納,突出知識重點與難點,設置疑問引導學生對自學內容進行回憶,通過重點、難點小測考了解不同學生的學習效果后進入案例教學討論。教師通過案例展示引導學生分析、討論和解決問題。通過案例介紹,能與學生自身日常生活中積累的醫學知識產生聯系,達到熟練掌握知識的目的[12]。學生分組進行案例討論和分析,此過程能夠充分體現學生個體感知的差異并將學生的多元的學習成果和感知整合在一起。討論后以組為單位對本組的討論結論(即可能的診斷,檢驗報告的分析、與臨床癥狀、體征的相符性及可能需要的其他實驗室檢查)進行發布,發布后由其他組學生質疑和點評,根據各小組的匯報情況對小組進行等級評分。在課堂討論中教師關注并抓取有效的學生反饋信息,及時對所產生的疑惑和混淆點進行解釋,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利用案例調取、使用知識二者缺一不可。為激勵學生的積極自主學習,應很好地將學生表現與平時及期末成績相結合。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下,學生顛覆了“課堂上聽講,回家悶頭作業”的學習,構建了良好的課前自學、產生發散性思考后帶著問題進入課堂,教師在課堂上更加注重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產生問題的反饋和知識的轉化,與學生共同研究解決更深入層次的問題以及知識的運用,從而使學生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大量的研究表明,翻轉課堂參與下的多模式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13,14]。案例教學通過小組的交流、討論培養學生發散式的思維模式,加強了對知識的理解和內化,真正做到了“學”“用”結合,并且有利于培養醫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及臨床技能[15]。案例教學有一定的情境可以展示給學生,使學生能在主動學習中獲得知識[16]。避免了當學生真正進入臨床時,大部分課堂學過的知識已經疏于使用而忘記,而對檢測項目的臨床解釋一知半解,無法真正使所學知識運用于臨床實踐。通過將翻轉課堂和案例教學的結合,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學生通過課前主動學習培養良好學習習慣、鍛煉學習能力;教師通過互動式的案例教學授課調動學生參與討論,教會學生綜合所學知識分析臨床實際情況,并能激發和促進學生充分地發揮他們的潛能,有效地將知識轉化為內化的信息,為將來的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結合實驗診斷學的特點和教學現狀,將翻轉課堂與案例教學結合有效地解決了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單向授課,學生以單純記憶法對實驗診斷內容進行記憶,卻無法將所學知識綜合運用于實際工作中的現象。翻轉課堂與案例教學結合能夠改變目前實驗診斷教學模式過于傳統的現狀。案例教學的前提是學生應掌握相應的知識,這也是筆者在幾年的案例教學實踐中遇到的最大困難,在非常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很難做到既要給學生講述知識,又與學生分析和講解具體案例,常常因為時間分配不合理使知識講授和案例分析都不徹底。而且隨著臨床醫學發展迅速,案例教學與時俱進的要求也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多年的教學經驗中筆者發現,教師的教學重點不應是課本上的知識,而是培養學生自學和深入探究的習慣,這也正是學生們在多年的學習生涯中所欠缺的。有研究表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及加強學習積極性等方面均有明顯優勢[17]。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是目前教育的核心目標之一,以“授之以漁”的原則敦促學生自由主動地進行學習,在課前以PPT、視頻講座、查找資料、索引等方式完成自主學習后,在課堂上結合教師提供的案例與學生們展開討論。在課堂授課時使用案例教學法引導學生利用自學的知識進行討論,幫助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過渡為可用于日后的臨床實踐的內化的信息,收到教師單向講授所達不到的教學效果。教師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運用臨床案例對學生們如何使用知識進行引導,采用答疑法、協作法和總結歸納法達到知識內化的轉換,滿足學生的需要和促成他們的個性化學習,能夠有更多的時間與每個學生進行更好地交流,其目標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實用的知識和引導學生自主地發散性思維,將所學知識內化,對所學知識進行思考?傊,翻轉課堂與案例教學結合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可以降低人力資源的需求,提高教學效率,是醫學生合適并有效的教學方法[18]。

          作者:張慧蕓 韓冉 段學光 張省委 馬子坤 鄭歌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calzaturescalabrini.com/yixuexiaoyanlw/24232.html


          上一篇:地方高校醫學期刊創新與發展
          下一篇:本草課程思政教學案例設計

          热久久视久久精品2019_暖暖直播视频在线观看_日本A级按摩片A黄视频_美囯一级黄色片.
              1. <p id="sezxw"><strong id="sezxw"><small id="sezxw"></small></strong></p>
                <table id="sezxw"></table>